首页 角色扮演 桃花马上请长缨:文人战场的家国情怀

桃花马上请长缨:文人战场的家国情怀

角色扮演 2025-11-10 18:39:51 51 星辰攻略

“桃花马上请长缨”出自宋代诗人李唐的《题画》一诗,原句为:“桃花马上请长缨,斩却凶残答圣明。不有书生亲破敌,世间谁解重儒生。”这首诗以豪迈的笔触,描绘了文人书生在国难之际挺身而出、执剑沙场的英勇形象。

桃花马上请长缨:文人战场的家国情怀

诗句背景与作者

李唐是南宋初期著名诗人与画家,其作品多融合家国情怀与文人风骨。此诗创作于南宋抗金背景之下,借“桃花马”象征文人志士的英勇气魄,“请长缨”则化用汉代终军“请缨报国”的典故,强调儒生亦能肩负卫国重任。

诗句解析与历史意蕴

1.“桃花马”的意象

桃花马常被用于诗词中,既暗喻勇猛矫健的战马,又以“桃花”柔美之色,反衬文人书生刚柔并济的风骨。

2.“请长缨”的典故

源自《汉书·终军传》,终军主动出使南越时称“愿受长缨,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”,后世以“请缨”代指主动担当、报效国家的志向。

3.全诗精神内核

李唐通过此诗打破“文弱书生”的刻板印象,强调文人亦能“上马定乾坤”,传递了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的家国情怀。

现代意义与文化传承

“桃花马上请长缨”常被用于形容平凡人在关键时刻展现的担当精神。

  • 职场场景:员工主动承担重大项目,展现责任意识。
  • 社会公益:志愿者在危机中挺身而出,践行公民使命。
  • 文化作品:影视剧引用此句,塑造角色“文能提笔,武能安邦”的形象。
  • 相关延伸

  • 终军、班超等历史人物的“投笔从戎”故事,与“请长缨”精神一脉相承。
  • 南宋文天祥《正气歌》中“时穷节乃见”,同样呼应了文人志士的浩然之气。
  • “桃花马上请长缨”不仅是历史典故的凝练,更是一种跨越时代的精神符号。它提醒我们:无论身份如何,心怀家国、勇于担当的品格,始终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。

    标签:历史典故 诗词解析 家国情怀 文化传承

    星辰攻略 Copyright @ 2005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备案号:渝ICP备2023004010号-24